首页 看点

产业政策设计:哪些有效,哪些无效?

分类:看点
字数: (2961)
阅读: (44)
摘要:伊斯兰堡:2020年以来,我们看到二十国集团国家发布了许多产业政策蓝图,包括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倡议和欧盟的“绿色交易”产业计划。从美国根据《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andScienceAct)向建造芯片工厂的公司提供530亿美元的激励,到MIC2025计划投资的1.4万亿美元,全球工业生产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南...

伊斯兰堡:

2020年以来,我们看到二十国集团国家发布了许多产业政策蓝图,包括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倡议和欧盟的“绿色交易”产业计划。

从美国根据《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向建造芯片工厂的公司提供530亿美元的激励,到MIC 2025计划投资的1.4万亿美元,全球工业生产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南亚,新德里尝试了无数的产业政策;其中之一是DCR(国产含量要求)计划,该计划要求某些项目的零部件必须在当地制造。这给了国内制造商在公共采购方面的巨大优势。

根据DCR,如果印度政府部门招标购买消费电子设备(比如500台笔记本电脑),印度国内供应商将获得一项内在的优惠待遇。

如果出价最低的是外国供应商,则只向该供应商发放50%的工作订单,其余50%则授予国内企业中出价最低的投标人。这是一种创造性和独特的手段,通过公共采购将补贴转移给国内制造商。

除了印度,我们注意到许多欧洲和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在公共采购中都有一些不同的本地内容激励政策。事实上,DCR是高收入国家使用的十大产业政策之一,此外还有国家贷款、贸易融资和财政赠款等政策。

同样,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设计了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PLIs),将巨额补贴转移到国内产业。在过去的5年里,仅大型电子制造业就享受了3900亿卢比的补贴,自2020年以来,PLI的总支出超过226亿美元。

然而,这些有助于促进国内生产的产业政策并不能保证它们转化为增加的出口,印度的出口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这是由于过高的进口关税和本地化要求等过度保护主义政策。

由于政策壁垒而无法获得更便宜的中间投入,我们注意到制造商无法扩大规模,因此无法与昂贵的出口产品竞争。

印度是东南亚工业化国家中唯一一个征收两位数关税的国家,这一政策阻碍了对出口的提振。然而,印度的亲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了进口替代,减少了进口费用,但其产业政策未能提高竞争力。

相比之下,美国根据拜登的《芯片和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利用有针对性的补贴,鼓励外国公司在亚利桑那州建厂,同时威胁如果外国供应商不这样做,将征收关税。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主要针对生产全球90%芯片的台湾,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起了作用。

台积电(TSMC)已在凤凰城投资650亿美元用于制造业务,并于本月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扩张计划,将其工厂从三家增加到六家。

这是美国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笔外国直接投资,投资额至少是美国向台积电提供的赠款和低成本贷款的13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仅享有巨大的投资杠杆,而且这些外国技术转让项目也将使华盛顿在各种半导体芯片的生产上自力更生。

从用于先进武器系统的高端战略芯片到用于汽车的低端芯片,特朗普总统声称亚利桑那州可以占全球芯片制造市场的40%。

这个成功的故事不能仅仅归功于良好的政策设计,因为有吸引力的生态系统也起着重要作用。台积电的晶圆厂生产的4nm芯片用于英伟达的高端gpu,到本十年末,台积电未来的晶圆厂甚至将生产2nm芯片。

同样,面临财务压力的英特尔公司也可能在未来被台积电美国分公司收购。

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和战略芯片供应链中,唯一缺失的部分是稀土的生产——如果乌克兰的稀土交易没有在最后一刻破裂,美国本可以把稀土收入囊中。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业政策应该着眼于利基市场,需要多管齐下的方法,并有一个有吸引力的互补生态系统来吸引外国技术转让交易;拜登和特朗普政府在经济衰退期间非常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

本文作者毕业于剑桥大学,目前从事战略顾问工作

2020年以来,我们看到二十国集团国家发布了许多产业政策蓝图,包括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倡议和欧盟的“绿色交易”产业计划。

从美国根据《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向建造芯片工厂的公司提供530亿美元的激励,到MIC 2025计划投资的1.4万亿美元,全球工业生产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南亚,新德里尝试了无数的产业政策;其中之一是DCR(国产含量要求)计划,该计划要求某些项目的零部件必须在当地制造。这给了国内制造商在公共采购方面的巨大优势。

根据DCR,如果印度政府部门招标购买消费电子设备(比如500台笔记本电脑),印度国内供应商将获得一项内在的优惠待遇。

如果出价最低的是外国供应商,则只向该供应商发放50%的工作订单,其余50%则授予国内企业中出价最低的投标人。这是一种创造性和独特的手段,通过公共采购将补贴转移给国内制造商。

除了印度,我们注意到许多欧洲和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在公共采购中都有一些不同的本地内容激励政策。事实上,DCR是高收入国家使用的十大产业政策之一,此外还有国家贷款、贸易融资和财政赠款等政策。

同样,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设计了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PLIs),将巨额补贴转移到国内产业。在过去的5年里,仅大型电子制造业就享受了3900亿卢比的补贴,自2020年以来,PLI的总支出超过226亿美元。

然而,这些有助于促进国内生产的产业政策并不能保证它们转化为增加的出口,印度的出口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这是由于过高的进口关税和本地化要求等过度保护主义政策。

由于政策壁垒而无法获得更便宜的中间投入,我们注意到制造商无法扩大规模,因此无法与昂贵的出口产品竞争。

印度是东南亚工业化国家中唯一一个征收两位数关税的国家,这一政策阻碍了对出口的提振。然而,印度的亲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了进口替代,减少了进口费用,但其产业政策未能提高竞争力。

相比之下,美国根据拜登的《芯片和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利用有针对性的补贴,鼓励外国公司在亚利桑那州建厂,同时威胁如果外国供应商不这样做,将征收关税。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主要针对生产全球90%芯片的台湾,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起了作用。

台积电(TSMC)已在凤凰城投资650亿美元用于制造业务,并于本月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扩张计划,将其工厂从三家增加到六家。

这是美国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笔外国直接投资,投资额至少是美国向台积电提供的赠款和低成本贷款的13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仅享有巨大的投资杠杆,而且这些外国技术转让项目也将使华盛顿在各种半导体芯片的生产上自力更生。

从用于先进武器系统的高端战略芯片到用于汽车的低端芯片,特朗普总统声称亚利桑那州可以占全球芯片制造市场的40%。

这个成功的故事不能仅仅归功于良好的政策设计,因为有吸引力的生态系统也起着重要作用。台积电的晶圆厂生产的4nm芯片用于英伟达的高端gpu,到本十年末,台积电未来的晶圆厂甚至将生产2nm芯片。

同样,面临财务压力的英特尔公司也可能在未来被台积电美国分公司收购。

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和战略芯片供应链中,唯一缺失的部分是稀土的生产——如果乌克兰的稀土交易没有在最后一刻破裂,美国本可以把稀土收入囊中。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业政策应该着眼于利基市场,需要多管齐下的方法,并有一个有吸引力的互补生态系统来吸引外国技术转让交易;拜登和特朗普政府在经济衰退期间非常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

本文作者毕业于剑桥大学,目前从事战略顾问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光博士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blog.shgbs.cn/post-368.html

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3月25日17:20,已经过了41天没有更新,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